动态分类
Dynamic classification行业动态查看更多动态
The company dynamic文章来源:ccbtfs 时间:2016-11-12
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水平低指的就是我们的服装设计水平低,这也是我国服装业多以替别人加工高档名牌服装、自己的产品难以成名的原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服装产业会迎来哪些新的发展?
去中间化以及个性化定制
从大的品牌到小众服饰,个性定制越来越普遍,很多以前的基础服装、时装甚至西服都开始个性定制。例如,温州的西服产业全国领先,很多企业的业务人员已经达到上千人,以前他们依靠专卖店销售,而现在更多的是成立销售分公司,销售直接面对终端。从传统的门店销售到现在的终端销售,正是服装业态改变的体现,未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则可以逐步实现线上销售的全面推广。
产能的全球化转移
中国的棉花和人口红利不再,棉花价格倒挂严重,而国家目前并没有在这块给予配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企业大多举步维艰。棉花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导致一些依靠外单出口的企业跟国际上相比基本已经没有优势,纷纷选择转为内销或者将产地转移到人口红利相对较高的东南亚国家。某种意义上讲,服装企业的格局未来会分为两类:一种是靠"量"取胜,这类是基础服装,属于量大,但快速消费的类型;另一种就是个性化时装的精准生产,个性化制造、高附加值的。
行政性采购需求相对管控更加严格
中国的基础服装需求非常大,尤其是职业装,但是职业装的供货渠道特殊,价格越来越透明,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趋势越来越凸显,中国政府的职业装定制也正在向全球化转移。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移动互联下的新业态
无论是服装行业还是其他任何行业,无论何时何地,能更好的解决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这是最终的目标。未来服装行业可能倾向于与移动互联的结合,与科技的结合,与大数据的结合。互联网电商渐渐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服装消费也从线下搬到了线上,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实体服装门店的关闭。
未来服装产业的新态势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还会继续升级。现在服装行业流行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趋势,叫做"3D试衣"。将来也许所有的服装店铺里面都没有成衣展列,只有3D试衣镜,根据传感器的数据3D模拟穿衣效果。而后渐渐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嫁接,未来人们可能只需要坐在家中通过VR,AR就能实现试衣购衣的需求,越来越"去中间化",降低消费中的时间成本。
通过与大数据的系统嫁接,数据经过采集之后,上传到终端,只要进行数据分析就能真正实现个性定制,未来服装业行业中的同质由此得到根本性解决。未来服装业会越来越分支细化,一家公司要么只做基础服装,要么只做时装,而不会同时做多种服装。任何服装在未来都是定制属性的,这样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门店以及经销商、批发商之类的中间环节都会消失,最终只会呈现两个环节,前端客户的需求和后端服装企业的工厂,而中间由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嫁接。全流程简化,是未来服装行业的一种新趋势。
需求原理推动产业变革从马斯洛需求原理来说,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的改变推动着每个产业的进步。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八大产业,这八大产业也都是万亿级的市场。而衣是排名第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服装产业可以说是一直没变也一直在变。一直没变的是人们对它的刚性需求,一直在变的是人们的着装品味、服装生产模式、服装生产材料、服装的交易和销售形态是在不断持续更新的,在诸多行业中都是位置前列。这是一个最古老也是最时尚的行业,古老在人类社会文明诞生的初期,它是人类知羞耻的标识,而时尚是因为如今诸多时尚大师诸多潮流都与衣有着不解之缘,是承载人类美学基础的一个主要载体。
谈及服装产业的变革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原理上去看不同需求层次的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和颠覆性创新时代,出现了哪些变化?
第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对于服装而言,就是"衣要裹体"的需求。从生存需求上来说,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在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应对特殊天气的特种服装也随之而生,服装的改变与科技的进步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也说明,服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调整着,陪伴人们去适应地球的变化,为人类做好最基础的保护层。从生产角度去说,服装生产是需要消耗大量社会生产资料的,某种意义上讲,服装产业对环境的破坏是很剧烈的,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服装的环保性等各类工作都做出了很大努力,用更好更便捷的方式去解决人类对衣的需求。
第二,安全感的需求。服装对于人们最基础的安全感是保护隐私,但如今人们在保护隐私的基础上更希望凸显个性,乃至性感,这是马斯洛需求安全感需求的一种转变。如果仅仅停留在安全感层面来看的话,我们可能更在意的是健康、养生等对安全感创新的诉求,这对衣服的材质、工艺都会有不同要求。中国古代是丝绸之国,是制衣原材料全球最具创新和影响力的国家,今天的中国在服装产业中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制造加工基地。在安全感层面上,国家的衣食住行的商业标准也在不断进步。
第三,认同和交往的需求。新时代出现了两大特质,一是怕撞衫下追求的个性化定制;二是强共性属性下的对统一着装的需求,例如工装。所以在认同与交往的需求点上,出现了比较强烈的两极分化,一面是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增加,而另一面基于同趣、同好甚至基于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对今天人们的着装品味、着装诉求,着装价值观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四,人要得到尊崇感的需求。服装很多时候扮演着身份的标识。在人类最早定义社会阶层属性的时期,服装就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人们对于着装不再有苛刻的区分约束,却激发了万千品牌扮演时尚引领者的角色,出现了奢侈品。当社会不再对着装有限制的时候,人们选择用服装的价格来进行身份的区分,他们通过选择那些"名牌"服饰来凸显自己的品味和身份的不同。所以从尊崇感的角度而言,衣,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用来区分身份的重要载体。基于服装品牌下映射和呈现出来的社会阶层其实是相对赤裸裸的,这也是今天不同品牌基于其不同客户的细分来凸显自身价值主张、定位产品价格、发展企业产品趋势的一个重要的基数点。
第五,强调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个人的价值实现在服装层面上不是"衣"本身,而是"衣"身上叠加的意义和内涵,明星穿过的服装可以做慈善义卖,映射出的是"衣+明星"的影响力。
"衣"是一个坯,它可以叠加各行各业,然后对应和映衬每一个穿过这件衣服的人的价值主张。"衣+"会创造很多新的东西,我们看到"衣+互联网"爆发了很多新的平台,著名的传统产业红领集团,直接上门为客户量体裁衣,进行柔性化定制,直接对接消费者终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衣+互联网"加的是效率和数据,它已经超脱了"衣"的本身,做的是"衣+数据"下给客户解决方案提供的科学建议;"衣+供应链金融"加的是服装供应链中产业链链条的优化和调整;基于全球资源错配下的互联网电商跨境平台,最初销售的也是服装,南北半球的气候差异天生存在数据资源差,利用互联网+优化库存,通过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进行销售范围的扩张。
许许多多的"衣+"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潮流概念,但最终都是在凸显和完善着我们的人生价值,满足当中受尊崇感、参与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需求。由此可见,"衣"是一个非常清晰和全面的阐释马斯洛需求原理的平台。"衣"千变万化,但是依然与人的需求层次息息相关。
最后,我想用9个词来总结服装产业的变化:
1)产业链的去中间化。C2F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2)个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是今天越来越明显的社会潮流,传统服装生产将面临着一次从硬生产模式到柔性生产模式转变的挑战。
3)批量定制化。基于数据化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柔性化定制的服务,这种趋势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4)社群部落化。有同趣同好的人以"衣"作为他们共同的标识,这种诉求会愈加凸显出来。
5)产能转移化。尤其是在中国,我们的产能正在经历由东到西,从南到北转移,甚至向海外倾斜。
6)服装业态的科技化。服装产业与智能硬件的结合,与互联网的结合,与新材料的结合,甚至跟新能源的结合都愈加紧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7)时尚趋势的多元和小众化。服装潮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小众化,流行趋势的热点更迭速度也越来越快。
8)生产线的零距离化。随着3D和4D打印机的发展,普通客户离生产终端的距离越来越近。
9)创意化。人们对服装的想象力越来越凸显。